搜索

客服热线:0731-84258080     会员登录 | 注册

公募基金新产品发行遇冷 “去库存”成最大难题

在市场低迷、渠道拥堵的双重打击下,基金发行异常艰难。数据显示,今年4月共新发基金58只,募集规模合计335.71亿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滑。此外,去年以来大行其道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因监管新规遭遇困境。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基金行业依靠委外资金而大肆扩张已成为过去式,未来一段时间摆在公募基金面前的最大难题仍是去库存。

  基金发行陷入“冰点”

  在迎来久违的“小阳春”行情后,A股自4月上旬开始掉头回落,“股债双杀”行情令本就低迷的新基金发行市场越发艰难。

  根据国金证券(600109,股吧)最新发布的基金行业月度报告,今年4月共新发基金58只,募集规模合计335.71亿份,与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新发基金在数量及平均募集规模上均有所下滑。

  一组数据或许更能直接反映今年基金募集情况的窘迫。东方财富(300059,股吧)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2017年以来成立、募集时间为3个月的基金高达30只;而正在发行的基金中,直接将募集期“顶格”定在90天的基金也有数十只。这一情况自2011年以来非常少见。历史资料显示,除2016 年有2只基金顶格发行之外,自2011年以来的其他年份均没有基金的募集时间达到3个月。

  “一方面,今年新发了大量同质化基金,严重堵塞银行渠道;另一方面,去年大量债券基金到期,而收益情况又不理想,导致客户不愿意再继续投资。”沪上一家公募基金的销售部负责人坦言。

  而多家基金公司则表示,此时发行新基金主要是为了消化此前积压的未募集产品,以满足监管要求,实属无奈之举。

  根据去年12月监管层发布的《关于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的通知》,自2017年1月起,对于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总数60%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证监会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这刺激基金公司不得不努力“去库存”。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市场上仍有375只基金“超期未募集”。

  委外定制基金扩张受阻

  事实上,今年3月出台的委外基金监管新规,也是近期新基金发行形成“堰塞湖”的重要原因。

  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等机构资金大举进军公募市场,一时间“披着公募外衣”的委外定制基金大行其道。公募基金发行数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同时,委外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开始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今年3月,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正式下发。根据新规要求,3月17日后成立的新基金需满足“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超过50%,应采用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其中,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个月”。这项规定成为限制委外定制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张的最大掣肘。

  “今年成立的基金很多都是去年委外盛行时期的遗留产品,也就是机构客户定制基金。但是委外基金新规出来后,有很多基金备案不成功,只能重新对外公开募集,以凑齐200人和2亿元的成立门槛。”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嘉合睿金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于4月29日发布公告称,由于未达到成立条件,基金合同暂不生效,便是第一单受委外新规影响直接暂停成立基金的案例。此外,还有基金本来要提前结束募集,但后来又发布公告称延长募集期,也很有可能是在新规之下不能满足相关成立条件而需要继续募集。

  “新规规定单一客户占比要低于50%,所以就要找人‘拼单’,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很难找到合适的资金来完成匹配。另外,封闭运作会提高传统委外业务的成本,本来行情就一般,成本上去了,更没得赚,银行兴趣也就小了。”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坦言。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行业依靠委外资金而大肆扩张已成为过去时,未来一段时间摆在公募基金面前的最大难题仍是去库存。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资质荣誉  |  投研团队  |  组织架构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5.深圳汇智融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84487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   法律顾问: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